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
小邮所里揪出"大硕鼠"
时间:2004-11-09  作者: 本站通讯员   新闻来源: 【字号: | |

  

     2004年10月20日,重庆永川市吉安镇邮政代办所代办员彭勋勤贪污一案经检察院提起公诉,被人民法院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至此,一宗隐蔽作案十三年之久的贪污大案终于画上了句号。案件虽告结束,通过办案,从罪犯的人生轨迹中暴露出的许多问题,却值得世人引以为戒。

    一、乡村小投递 走出新天地

    重庆永川市的吉安镇,原名寒坡乡。寒坡,顾名思义,不难想象这里的料峭之意。寒坡乡场坐落在黄瓜山山脊的尾部,坡下南面几里外就是四川泸县地界,若顺着山脊上弯曲蜿蜒的公路驾车返东行驶近两小时就从山上望到山下的永川……。阳春三月的寒坡乡,在城里穿衬衫,到了寒坡就得披上外套或加件毛衣。彭勋勤土生土长在这里,爷爷和父亲都是乡亲们众口皆碑的好邮差。

   16岁那年,刚初中毕业,彭勋勤就替代父亲干上了当时让农村人羡慕不已的乡邮投递员。子承父业,代代相传,彭家祖孙三代干乡邮让乡亲们信任、放心。1981年,经济改革的强劲东风把南方那个“春天的故事”传送到了寒坡,彭家第三代乡邮员也已经踏踏实实地干了八年时间。24岁的投递员彭勋勤被这个美丽动听的故事打动了……!

   八年的投投递递、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早就有些厌倦,特别是看到起步早的同学朋友的生意越作越红,他再也耐不住了,决心“下海”去弄潮!他见从泸州销往各地的化纤制品十分旺盛,天天都有整车整车的货从场边经过,听说这里已经有人在经营,彭勋勤看准了这门生意——准备搞化纤批发。

   二、弄潮儿 初次下海显身手

    天时、地利、人和,加上彭勋勤天资聪明头脑灵活,初涉商海的他生意走得一帆风顺。四年下来,彭勋勤不但街上盖起了幢一楼一底的新房,娶了位在邻乡政府担任基层领导的年轻女为妻,而且个人的知名度也有了扩大发展——重庆市永川仙龙区个协主任、永川个协副主任、重庆市个协第一届筹委委员……。

    1985年,老父要正式退休,这又是一个机遇送到他面前,彭勋勤对社会上啧舌称道的那种“手中虽抱金饭碗,脚下要踩商品船”的双料发财途径有了进一步一定认识。平日生意中经常出现的资金短缺现象对他很有启发,自己已经踩了几年商品船就是还没抱牢那只金饭碗……这下好了!按政策规定,他顶替老父成了国家邮政事业的一名正式职工,担任乡邮政代办员。那几年彭勋勤走在一边按月雷打不动领取工资,一边轻车熟路批发化纤。脚踩两条生财路,亦公亦商,一辈子不慌。那阵子,他真有那么点儿春风得意、沾沾自喜。高兴之余,他还习惯性地在日记中弄他几笔,并时常把自己所处的境况自詡为“世人皆昏,唯我独醒”。

 三、修炼挪骗术

     成为正式职工的前两年,彭勋勤代办主要心思根本就没放在工作上,仅仅“代办代办”,更多是把精力用在他的化纤生意上。随着经营化纤的人越来越多,这门生意也越来越不好做,而他最感紧迫的还是缺乏周转资金。

    一件件让他烦心的事很多。每次进货都需要大笔先垫付的钱,老婆和自己那点工资只不过杯水车薪;向亲朋好友借,也只能张口一、二次;最近乡镇扩建、私房要改造、单是建材费就要几万元;几次生意上累计亏损已好几万……。这些都是要时间和钱才能捞回来的呀。当他在生财路上感到危机来临时,又一个机会来了。1988年,所领导让彭勋勤代办开展邮政储蓄。这真是天赐良机!嘿嘿,想睡觉就有人给递上枕头!从那时起他就悄悄把乡亲们的储蓄存款用在自己的化纤经营之上。

    起初,他不敢放开手脚大搞,只是在短期内少量挪一点,而且是在子时挪,寅时就赶紧想法子补上……彭勋勤偷偷摸摸地干了一年多,见无人过问,胆子就大了起来,从初时几百几千到成千上万地挪用……新楼房很快建好,向别人借的钱也如数归还,从此再不愁生意无本钱了……他暗中叫绝,贼胆越来越大。后来干脆把所里的邮戳别在身上,再揣上一叠白纸,“主动”要求下乡,他要去走村串户向乡亲们打白条收存款。

     “唰、唰、唰…”白纸现黑字“今收到××村×社张得富存款6千元……”、“…收到王顺财2千…元”、“李兴旺3000”、“赵兴发……”啪!啪!啪!邮戳盖得清晰端正,乡里乡亲,熟人熟事,见老彭家祖传三代、前仆后继地为了乡亲们鸿雁传书,春夏秋冬、风来雨去的,大伙还担心个啥?

     彭勋勤倒是有心。他十分清楚存款期限的重要性,更知道老百姓届时若取不到钱,是要露餡坏事的。因此,他竭尽全力开发储源,不断发展存款户,挪了前面的用后面的补,东边缺了用西边的填,并私下用笔记本顺时记名记号,谁家填补完了就划掉谁…… 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彭勋勤一干就是十几年。

 四、风云突变、亏损露黑洞

     1999年,全国清理整顿金融“三乱”的风暴已经伸入到每一个角落,并到了全力追收借款阶段,彭勋勤在邻乡当干部的妻子突然给他带回一个毁灭性的坏消息:多年前以她的名义在邻乡基金会借的贷款连本带利已累计达36万多元,因一直未还,自己被停薪留职,那边的住房被抵押后还要差20多万才够偿清……。真是屋漏偏遇连夜雨,近几年的化纤生意现在还亏起近20万……,他没好气地叫老婆设法拖一拖,说等生意翻了身(赢利)就能还上。不说还好,一提起化纤布,他老婆心头的那口恶气就不打一处喷了出来。两口子争、斗了几天,最终以离婚了事。债务一人承担一半,女儿归父亲,……。

     经这么一折腾,彭勋勤拿出他的那个补填账本一计算,发现外边的明债加上暗中被他挪用尚未补填上的储金竟合计高达30多万?(事后查证属实23.7万余元)……他有些惊慌起来。但是,他只惊慌了几天就平静下来了,自信多年的生意总不至于一天“栽了”就起不来了吧!只要化纤一翻身,一切都能摆平。这几年,状况不太好,好多事都象与他过不去似的。生意上是赚少亏多,老百姓来取钱的也是一个接一个,而来存款的却不见增多……彭勋勤心神不定,强装镇静,依旧战战兢兢地进行“折东墙补西墙”的招数……。

    终于,捱到了2001年10月初。一天突然听说上级要下来了解邮政代办储蓄业务的开展情况,这下,彭勋勤着实惊出了满身的冷汗!这几年施尽了所有的挪骗功夫才补填了不到10万元,那黑洞还大着呢。他躲进屋里苦思冥想了两天两夜也没想出什么高招,最后选择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10月17日他悄悄出逃。

    此后,沓无音信的他过起了浪迹天涯,四处躲藏的逃亡生活。 河北、广东、云南、四川,彭勋勤在逃亡的日子里,成天胆战心惊,食不甘味,睡不安稳。曾经试图长期隐匿,逃避追究的彭勋勤在外潜逃两年又八个月后,终于无处藏身。

    2004年6月28日腰无分文的彭勋勤无法再熬下去了,只得回到重庆永川投案自首。眼下,已受到法律制裁的彭勋勤,将在高墙铁窗里付出12年的监禁代价。 (李正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