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
夺官·买官·卖官
时间:2005-04-19  作者: 该站(报)记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十里煤城,百里煤田。”新中国成立后,以煤炭资源为代表的徐州传统工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徐州一度以煤城闻名,因煤城自豪。徐州煤炭产业的辉煌一方面得益于此地丰富的资源,另一方面也依赖于当时我国物资供应的体制。当然,徐州物资供应系统也因为该市煤炭业的辉煌而兴隆发达。

   上世纪80年代前期,物资供应实行双轨制;后期,计划供应部分逐渐减少,除个别物资由国家规定最高限价外,绝大部分物资经营放开,价格随行就市。1990年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启动和流通领域的全面放开,物资系统“一统天下”的格局被彻底打破,这个靠国家计划经济抱着"喂奶"的部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遇到了空前的困难。

   徐州市燃料公司,隶属徐州市物资集团,曾经是一个因为掌管全市及其他兄弟城市的煤炭供应而无忧无虑的企业。由于“铁交椅”破了,“铁饭碗”碎了,经营转而不景气,最后连职工工资的发放也出现了问题。

    但是,有这么三个人,不思如何摆脱困境,却处心积虑角逐官场,谋划自己的绝地重生。

    俗话讲:“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亏损了的燃料公司依然拥有众多的子公司及庞大的固定资产,公司总经理这把交椅仍然意味着权力与滚滚而来的利益。围绕这把诱人的交椅,徐州物资系统上演了一出三人主演的夺官、买官、卖官的闹剧。    

                            得志猖狂的王波

    三角关系中,首先登场的是徐州市燃料公司前任总经理王波。 此人出生于1955年,身材不算太高,一眼看去就是个精明人物。20多岁时,他在新疆当兵,一个士兵擦拭步枪时,不慎走火,一梭子弹从王波的身体里穿过,全连的人都以为王波必死无疑。然而,他竟然奇迹般地生还。这段生死历程赋予了王波不同常人的拼搏精神。转业后,凭着自己的能力,王波在燃料公司一步一步地走上了领导岗位。

    王波是1992年初出任燃料公司总经理的。在徐州这个有名的煤城里,算是个呼风唤雨的人物,甚至一段时间内,他可以左右徐州市的煤炭市场供应。

    “得志便猖狂。”以能人自居的王波不免有些飘飘然。古人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对于王波而言,现在到了享福的时候。 福是什么?在王波的眼里,“福”就是吃喝玩乐。

    起初燃料公司效益不错的时候,王波花的是自己掌管的钱。出差外地,把个十万八万元人民币往汽车后备厢里一抛是个常事。宴请时,鲍鱼、海参是他必点的“一菜一汤”。 但是,好景不长。九十年代中后期,煤气管道事业开始在徐州市蓬勃发展,冲击着以煤炭供应为主的燃料公司,加上王波在海南的两个投资项目失败,导致几千万的资金难以回收。内忧外患,燃料公司旋即走上下坡路。

    但这丝毫不影响王波的“幸福生活”。燃料公司众多子公司经理和驻各地办事处主任,都是王波上任时一手提拔起来的。王波相信,他们会源源不断地向自己供应钱物,供他吃喝玩乐。于是,每逢出差外地,他总要先瞄准一家子公司,对那里的经理说声需要提取业务费,一般情况下,经理们都会一口答应。

    但是,出乎王波意料,偏偏有人不识相。燃料公司驻西安办事处主任孙惠是王波亲手提拔起来的。孙惠开始还算“识相”,为了感谢王波,先后向其送了1.6万元人民币。王波也欣然笑纳,不过有点嫌少,于是趁着出差之机,对孙惠说:“我准备出差,你先借给我3万元钱。”孙惠马上准备了3万元钱送过来。

    孙惠有点“愚笨”,真的以为王波是“借钱”,过了一段时间,发现他总没迹象还钱,便有些着急,找个机会对王波说:“王总,那3万元钱什么时候能还?” 这样的“催款”对于王波还真是头一遭,心里极其郁闷,电话找来燃料公司另外一个驻外地办事处主任——李军:“你给我准备3万元钱。” 李军也是王波亲手提拔使用的,他言听计从,爽快地将3万元钱送了过来。王波用这笔钱还了孙惠的“债”。当然,孙、李二人对于王总经理借钱的不同态度也决定了二人的不同命运。

    钱还给了孙惠,孙惠在燃料公司的官位也结束了。很快,他被王波“推荐”出了燃料公司。 李军看到前车之鉴,不仅不提3万元的借款之事,还更加慷慨,先后向王波送出人民币6万元及股金、红利6万元,以及电脑、VCD各一台,他的位置当然就更牢固了。

    王波纳财的地方绝不仅李军一处。2001年至2002年仅一年间,王波多次从下属徐阳煤炭联合销售公司这一家子公司提取业务费用73万余元,并将其中的20万元人民币及美金8000元据为己有。

    此外,王波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自己经手的钱财进行大肆贪污。1999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退给燃料公司结余煤款39.45万元,王波轻而易举从中贪污14.2万元。至案发时为止,王波共计贪污50万元,受贿71余万元。

    王波自恃是个能人,又能够笼络住下面的中层干部,因此,燃料公司在王波的把持之下,宛如铁板一块,针插不进、水滴不进。因此,他根本不把他的顶头上司——物资集团放在眼里。物资集团的会议,王波想来就来,不想来根本就不来。 王波的此种做派引起了一个人的极大不满。

                             卖官换钱的傅厚刚

    此人就是物资集团总公司总经理傅厚刚。他1949年出生,20岁时参军入党,后来转业到企业,25岁就成了国企负责人,仕途通畅。1994年,他执掌了徐州炙手可热的物资系统的大权,成为该市正处级领导干部。

    他自1994年上任后,手伸得很长,从其他的下属公司里尝尽各种甜头,独独伸不进燃料公司。尽管傅厚刚对王波颇有微词,但鉴于王波的影响力,傅厚刚一时也拿他没办法。 两人关系龃龉,却是一丘之貉。王波的影响力是他用煤炭打造起来的,傅厚刚则是身居显要,集人、财、物大权于一身。物资集团下面的各大金刚们纷纷携“金砖”向他靠拢。

    对于傅厚刚捞钱的招数,原物资集团回收公司经理张荣亚一语道破:“从傅厚刚任局长(徐州市物资集团总公司原名徐州市物资局)后,下属几个公司经理基本上都调换了一遍,我为了不被换下来,过年过节都给他送礼,而且还一步步加码。”为了保住官位,并获取傅厚刚在工作上的鼎力支持,仅张荣亚一人就向傅厚刚行贿15.9万元。

    物资集团下属某办公室会计赵飞,为了让领导“多多关照”,从2002年春节开始给傅厚刚送礼,3000至5000元不等,连续送了4次后,起了效果,傅厚刚主动表示有机会可以提拔赵飞。赵飞大喜过望,为了让傅厚刚再加把劲,2004年春节前夕,赶紧又准备了6000元钱,塞进傅厚刚的裤子口袋里。

   春节过后,赵飞果然被提拔当上了一家公司的副经理。春风得意的他立刻准备了3000元钱想送到他的办公室里。但是,左等右等总不见傅厚刚上班的身影,无奈之下,只得送到傅厚刚的家里。

    门铃一响,傅厚刚开了门,赵飞见傅厚刚夫妻一脸愁容,也不敢多问,像往常一样掏出钱往傅的裤袋里塞。谁知傅厚刚却突然变了脸,说:“你这是干什么,拿回去拿回去。”看傅厚刚坚决不要,莫名其妙的赵飞只得讪讪离开傅家。他不知道,此时,检察机关已经盯上了物资集团,傅厚刚正惶惶如热锅上的蚂蚁,以往收受的贿赂款都成了烫手的山芋,丢都没法丢,又岂能再收?

    在傅厚刚总共282起受贿事实中,其中80%以上来自于他的部下,这些人向他行贿的目的大都是为了“感谢提拔”、“请求调动”和“支持工作”。物资集团85%的下属单位负责人都给傅厚刚行过贿。傅厚刚任期内的物资集团,形成了过年过节要“进贡”、提拔调动要“进贡”、帮忙办事要“进贡”的“三进贡”风气。

    除了向部下们大肆索贿受贿外,傅厚刚还狮子大开口,一次向某开发公司经理要来商住房三套,总价值50万元。后来,傅厚刚将三套住房打通,合为一套豪华住宅。

    当时,物资集团与该开发公司合作开发一座大厦,傅厚刚主动表示要放弃原属物资集团的15.6%的面积。此时的物资集团早已举债经营、步履维艰,仅傅厚刚的这一次投桃报李,就损失140余万元。只是,收进来的桃子进了自己的口袋,拿出去的李子却是国家财产。

                           觊觎官位的吕晓义

    本来,傅厚刚在上面卖官帽换钱,王波在下面拿煤炭捞利,河水不犯井水,两人相安无事。但是,有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平衡。

    此人正是燃料公司的纪委书记吕晓义。这吕晓义出生于1954年,人长得白净文气,心肠却不够干净。

    不知是由于吕晓义纪委书记的这个特殊身份让王波处处防范,还是由于狂傲的王波根本没把不懂业务的吕晓义放在眼里,总之,王波做什么事情都避讳着吕晓义,当然好处也就没能落到吕晓义的头上。于是,吕晓义便有了一种“臭豆腐”心态:一方面他痛恨王波的腐败,一方面却又为自己不能像王波那样捞好处而遗憾不已。 既然你王波不仁,就莫怪我不义。吕晓义也不是吃素的,他透彻地悟出,王波的一切狂傲都来源于他的权力,来源于总经理的宝座。他给自己定下目标,第一步,要把王波拉下马,第二步,取而代之。他恨恨地想,在这场官场角逐中,未必我就不能胜出。

    吕晓义扳倒王波夺取官位的第一招,是写信举报王波贪污受贿。但是,公司的中层干部都是王波的心腹,精明的王波根本不让他抓住任何证据。第一招失败,吕晓义开始考虑走上层路线。

    巧的是,1996年,吕晓义被借调到物资总公司纪委工作。这就给了他与物资集团总经理傅厚刚接触的大好机会。 调来不久,傅厚刚的母亲去世了,吕晓义打听到傅家住址,给了四百元钱说当素纸烧。但是区区四百元,岂能被傅厚刚看在眼里?

    1998年春节前,吕晓义再度主动向领导靠近。由于摸不清傅厚刚的脾气,他投石问路买了四瓶茅台酒、两条中华烟,来到傅厚刚的家里。

    门铃一响,傅厚刚看到拎着礼物的吕晓义,只觉得面熟,一时没想起他是谁。出于礼貌,傅厚刚客气地把吕晓义请进房间,两人寒暄了一阵子,吕晓义也不敢久坐,说:“傅局长,没有什么事,我就先回去了。” 傅厚刚把他送到门口,忽然问道:“哎,你是哪个公司的呢?” “我是燃料公司的。”见领导居然还不认识自己,吕晓义有些失望。 但傅厚刚紧接着的一句话让吕晓义心头一热:“以后没事常来坐坐啊!”

    有了“没事常来坐”的邀请,吕晓义当年中秋节就怀揣5000元钱来到傅厚刚家里。吕晓义先是告了王波一状,接着又惴惴不安地把5000元钱掏出来递给了傅厚刚,看到傅厚刚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接了钱,吕晓义的心定了下来。他适时地表达了自己想当燃料公司总经理的想法,傅厚刚说:“你好好干,这件事情可以考虑。”

    这一考虑,就从1998年一直考虑到了2002年春节前夕。四年了,每年逢年过节,要从不足两万元的工资里拿出一万元孝敬傅厚刚,却没有一点收益,吕晓义着实心疼不已。再看看自己年龄一天天大了,机会越来越少。吕晓义心中暗骂傅厚刚太黑,却又觉得要不继续送就会前功尽弃。这天,吕晓义又准备了5000元,来到傅厚刚家。

    没想到,傅厚刚一见吕晓义,马上满面春风:“小吕啊,你在燃料公司上任后,准备怎么经营啊?” 其实,对于傅厚刚来说,王波的冷恰恰映出了吕晓义的热。冷暖相照,吕晓义用钱已经打动了他的心。

    2002年春节一过,物资集团公司召开党委会,研究干部任命。党委会成员一致反对任命吕晓义为燃料公司总经理。到底是拿了人家的手软,傅厚刚“力排众议”。好端端的党委会成了傅厚刚的“一言堂”,最终,傅厚刚的意思成了“党委会的意志”。

   党委会任命吕晓义担任燃料公司总经理一职,同时免去了王波的职务。叱咤一时的王波没能斗过用钱通路的吕晓义,只得黯然收场。不久,王波另组自己的公司,利用先前的影响继续做着煤炭生意。

                           要想富,动干部

    对于吕晓义来说,花了6万多元钱买来的官就是用来获取“收益”的。如何“收益”?首当其冲就是上行下效,利用买来的权力,把自己手里的“乌纱帽”卖出去。何况,现在的中层干部多是王波的亲信,也就是自己的“敌人”,当务之急,便是对燃料公司的中层干部来一次大换血。

    果然,这次换血,给吕晓义带来了滚滚财源。 2002年2月,燃料公司下属某储运公司经理徐青阳因违法乱纪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徐青阳害怕吕晓义借题发挥把他撤换掉,于是,赶紧准备了3000元钱,用一个信封装好,送进了吕晓义的办公室:“吕经理,你以后有什么困难,我都可以给你解决。”吕晓义假意推搡了一番,收下了。

    就这样,徐青阳不仅原来的位置保住了,而且还被任命为一煤厂厂长。手中权力大增,徐青阳自然对吕晓义感激涕零。按照吕晓义的指示,徐青阳在煤厂设立了一个“小金库”,截留营业收入,供吕晓义报销各种票据使用。

    没过几天,吕晓义找到徐青阳要求“解决困难”:“青阳啊,我这里有几张发票,你看能不能处理?”徐青阳满口答应。从此形成了一个惯例,几乎每月吕晓义都要在煤厂报销,平均每月3000元。

    上任不久,吕晓义给自己算了一笔账:工资领个四五万,“奖金”拿个十来万,逢年过节,收礼收个十来万,再随时找些发票在下属公司“小金库”里报销个几千元钱,一年赚个三四十万应该不成问题。于是,他动了买套大房子的念头。

    2002年下半年,吕晓义看到徐州市有名的富人区逸山花园的房子环境设施及房型均不错,一套150平方的房子70万元,依他算来,不过两年的收入。

    但是,吕晓义还是不甘心全花“自己”的钱,找来徐青阳,说要买房子,能不能借钱救急,还像模像样地打了借条。前后两次,吕晓义向徐青阳共索要了15万元贿赂,当然事后,徐青阳把借条还给了吕晓义。

    2002年10月,吕晓义准备陪同傅厚刚前往海南“考察”燃料公司投资的水泥厂。临行前,吕晓义向徐青阳索要了5000元钱路上使用。海口、三亚,一路上,他们领略着海南的海天神韵和岛国风光,好不潇洒快活。

    “考察结果”当然不够理想,但是回来后,吕晓义理直气壮地拿了8000元的发票,找徐青阳报销。徐青阳马上签批,并安排手下拿了8000元当时就交给了吕晓义。一趟海南之行,吕晓义风流快活不说,还净赚5000元。

                            群贪落网

    有傅厚刚、吕晓义、王波一窝你争我夺、胡作非为,燃料公司在2002年至2004年初,十多家子公司中破产倒闭的就有6家,大批职工下岗,困难群众频频上访。

    2004年2月9日,春寒料峭。徐州市云龙区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接到线索:反映吕晓义在出售燃料公司下属的两处房产时,接受了买主袁斌所送的现金1万元。

    此时的徐州市燃料公司,采取的经营策略好比“杀鸡取卵”,变卖房产,大批职工买断工龄下岗回家。而公司经理吕晓义竟在此节骨眼上不顾公司利益和工人死活,收受贿赂,虽然数额不大,性质却足够恶劣。云龙区检察院果断决定,传唤吕晓义。

    开始时,自以为聪明的吕晓义百般抵赖,但是侦查人员突然抛出的一枚重磅炸弹让他哑口无言。 “吕晓义,你别装了。你在逸山花园买的那套豪华住房多少钱?你一个月工资多少?你哪来那么多的钱买房子?”吕晓义无法自圆其说,只得交待了向徐青阳索贿15万元购买住房的事实。

    办案人员在查账时发现,在吕晓义上任的两年间,燃料公司一桩生意没做,全靠出售公司的固定资产维持开支,同时支出的“业务费”却达50多万元。吕晓义一家的吃喝穿用,全部成了公司的“业务费”,予以报销。

    公司里一个职工不幸患上白血病,因治病身负巨额债务,举家陷入贫困与绝望之中,不得已向燃料公司申请困难补助,吕晓义等人再三研究后,却只补助了500元。区区500元活命钱与动辄几千元的餐券,粘贴在同一本账上,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唏嘘。

    吕晓义在被审查的第五天,书写了《我和傅厚刚的经济交往》,把二人之间买官卖官的无耻勾当交待得一清二楚。不久,傅厚刚归案。 到案后,傅厚刚主动检举揭发了燃料公司前任总经理王波的受贿行为。

    2004年4月26日,已经成立了私营公司做起发财梦的王波被云龙区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并监视居住。

    随着侦查的一步步深入,检察机关发现,傅厚刚的内弟梁伟民和集团总公司基建办副主任(主持工作)郝灵鹤也分别涉嫌受贿罪,遂予以立案侦查。

    2004年11月30日,傅厚刚因受贿、贪污合计170余万元人民币被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8年,并处没收财产40万元。 同年12月14日,吕晓义因贪污、受贿37万元人民币被徐州市云龙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3年。 2005年2月8日,王波因贪污、受贿121万余元人民币,被徐州市云龙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8年。

    在此之前,梁伟民和郝灵鹤也分别以受贿罪被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和6年。 一场围绕官位的三角闹剧狼狈收场。

   后记:在清除这批蛀虫后,徐州市两级检察机关又及时帮助物资集团总公司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据该公司统计,2004年该集团总公司经济效益大幅度上升,至年底,全年效益较上年上升35%。2005年1月底,物资集团总公司分别向徐州市人民检察院和云龙区人民检察院赠送了牌匾表示感谢。

   (注:除已被判刑的5人外,其余人员均为化名。)文/本刊特约记者 唐颖 通讯员 卓松 王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