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
县委书记造就官员塌方
时间:2005-06-22  作者: 文/崔洁 肖水金   新闻来源: 【字号: | |

     正如办案检察官所说的,陈聚华并没有处心积虑地去贪污,他只是被动地接受。但正是他,败坏了六合的官风。  

                他导致了六合的政府官员大面积“塌方”

     2003年是南京市六合区撤县建区的第二年,这一年也是六合的政府官员大面积“塌方”的一年。2003年5月21日,六合公安局原副局长毛书宏涉嫌受贿被立案侦查;7月8日,六合公安局原副局长陈继进涉嫌受贿被立案侦查;8月1日,六合区财政局原局长徐少群涉嫌受贿被立案侦查;8月3日,六合区文化旅游局原局长柏燕生涉嫌受贿被立案侦查;8月9日,六合区财政局原副局长陶立金、原副局长黄青山涉嫌受贿被立案侦查;六合区林业局原局长也“跻身”腐败“黑名单”中……2003年六合检察院共立案职务犯罪案件20件。其中,当地被查处的局级干部就有8个。

   六合之所以出现这样大面积的“官员塌方”,与作为“一把手”的原六合县委书记陈聚华“坐不端,行不正”有很大的关系。一些官员在收受别人贿赂的同时,也在向陈聚华行贿。或者说,陈聚华在接受他的下属官员贿赂的时候,这些官员也在接受着别人的贿赂。据查: 1995年至1998年,六合县财政局原局长徐少群为谋求个人职务连任及获得副县长候选人提名,先后送给陈聚华人民币3.9万元及名画一幅。

     1998年底,六合县某乡书记被免职待分配,为了自己能尽快安排,并能有个好岗位,此人先后送给陈聚华人民币3万元。 1999年,六合县某镇书记为能调入县城工作,送给陈聚华人民币1万元及林散之字画一幅,经相关部门评估价值4000元。

     1999年,六合县某开发局局长为谋求调到县财政局或地税局任职,送给陈聚华人民币2万元。 1998年,六合县某局局长为能在干部调整中谋求个人职务连任,送给陈聚华人民币1万元。

      1997年至1999年,六合县某镇镇长为使自己调入县级机关工作和其女儿调入工商系统工作,先后送给陈聚华人民币1万元。 1998年,六合县某局局长助理为谋求继续担任局长助理职务,送给陈聚华人民币2万元。

        ……

     据统计,共有22位原六合县乡镇或部委办局的领导给陈聚华送过礼!可以说,正是陈聚华带坏了六合原先的官风官德。

                  陈聚华的两面性

       隆冬的南京很冷。2005年1月6日,南京的气温已达到了零下6度,走在马路上,刺骨的寒风让人直打哆嗦。 可能是环境也可能是心态的原因,感觉上南京市看守所提审室里的气温比外面还要冷些。

   我们一边搓着手,一边等待着,一边想像着曾经担任过南京市六合县县委书记、南京市粮食局局长的陈聚华现在的状态。

     “真没有想到天这么冷,两位检察官还来看我。有一段时间没见了,我有什么变化?头发白多了吧?”陈聚华的这个开场白显得他的情绪很不错。如果不是地点身份的暗示,人们也许会据此把这次谈话当成朋友间的一次聚会。

   事实上,几个月以前,也就是2004年9月2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刚刚对陈聚华作出了一审判决:1995年初至2003年10月,陈聚华在担任六合县县长、县委书记及南京市粮食局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先后45次非法收受徐少群等21人贿赂款共计人民币55.7万元及字画2幅。以受贿罪判处陈聚华有期徒刑10年,没收财产人民币10万元。

   通过陈聚华的简历,人们可以发现他的仕途一帆风顺:1966年从六合县马集中学毕业;1968年在马集公社唐庄小学当教师,同时兼任乡村“赤脚医生”;1973年担任马集公社秘书;1981年任六合县灵岩公社党委书记;1987年3月任六合县委常委,六城镇党委书记;1992年任副书记、代县长;1993年4月任六合县县委书记、县长;2001年1月调任南京市粮食局局长(副厅级)。

   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凭的小学教师,一步一步走上了副厅级的领导岗位,陈聚华在他的人生中尽情展示着他的智慧和努力。 即使身处看守所,陈聚华仍不会忘记自己曾经创造出的辉煌:投资1.2亿元建了一个中国县级城市中最大最先进的水厂,使六合县城及周围的居民彻底摆脱了长期困扰他们的“吃水难”问题;加固了从六合到仪征长达80公里的长江防洪堤,使沿江居民告别了“洪水猛兽”;首先提出要充分利用“长江水”,沿长江一线规划“化工园”,构筑了六合当地的支柱产业…… 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政绩,才使得陈聚华能长期担任六合县的主要领导职务。而现在的陈聚华对此却有自己的感想:“一个人不能在一个位置上时间呆得太长,特别是土生土长的一把手。”知屋漏者在宇下,陈聚华的这句话,值得我们去作更多的深思。

    “他的主观恶性并不深,没有主动索贿,没有包养情妇,也不赌博,由于长期处于主要领导位置上,缺少必要的监督,使他不自觉地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办案检察官赵金岭告诉我们说。据介绍,归案后的陈聚华对自己的错误也有较深的认识,态度较好,也因此开庭时适用了“简易程序”。这些对一位职务犯罪高干来说的确很难得。

   陈聚华告诉我们,收受了那么多的钱,他的心里一直是忐忑不安。也曾经想过上交到纪委或者“510”账户,斟酌再三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最终没能迈出那关键的一步。也许是内心深处的良知还未完全泯灭,陈聚华不仅没有用受贿得来的赃款挥霍,甚至还用它做了一件善事。

     当陈聚华看到老家的村民吃水困难,当地政府一时又难以筹集到改造资金时,“我当时立即动了心,打算用一部分贿赂款帮助老百姓改善用水状况,就要求村干部着手自来水的规划。”此后,陈聚华先后分两次共18万元汇至当地政府财政账户。

                  过节费把他拉下水

   在陈聚华收受的贿赂当中,最突出的是三笔“过节费”。检察机关查明,从1994年至2000年期间,陈聚华通过给予陈某的公司少纳税及返税的优惠政策等,先后收受了陈某22万人民币的贿赂,这其中有18万都是在过年过节的时候送的“过节费”。

      “感谢费毁了我”,一谈到犯罪,陈聚华显得很诚恳,也有一语中的的感觉。他说的感谢费,指的是在六合从事煤炭生意的陈某送给他的钱。

     早在1982年,陈聚华就因工作关系认识了陈某。当时,陈聚华是六合县灵岩公社党委书记,陈某是灵岩公社西陈村的会计。后来,陈聚华的职务升迁了,陈某也不当村会计,改与他人合伙做起了煤炭生意,双方的联系日渐稀少。

    1994年开始,生意上颇有成就的陈某找已经担任六合县委书记兼县长的陈聚华帮忙解决一些煤炭经营中的优惠政策,两人的关系再次密切。

     1995年春节前的某一个早晨,陈某打电话到陈聚华家,说有事情,要过来一趟。“他到我家时,带了两瓶酒,两条中华香烟,还有6万块钱现金。6万块钱都是从银行取出的整扎的,一共6扎,用报纸包得整整齐齐的。烟酒和6万块钱都放在一个装茶叶的纸袋子里。”陈聚华对当时情景仍然记忆犹新。“印象中,他把袋子放在我家客厅桌子旁边的地上,说今年的生意做得不错,政府给他的政策也很好,向我表示感谢。” 陈聚华没有推辞,把这6万块钱留下了。刚过完春节不久,他就分别以妻子、外甥等人的名字将这6万块钱分批存入了银行。

    1996年春节前,也是某一个早晨,陈某还是先打电话到陈聚华家,这回带过去的是两瓶酒、两条中华香烟。“他来了之后把袋子放在客厅桌子旁边的地上,说春节了来给老领导拜年,意思意思,带了两瓶酒、两条烟,还特别嘱咐我香烟一定要自己抽,我同意了。” 陈某走后,陈聚华随手将两条烟拿起来放在桌上,“放这烟时,我发现不大对劲,跟正常香烟不同,重量也不大一样,烟盒也变形了,打开一看,每条烟的盒子里有3万块钱和4包中华烟。”陈聚华把6万块钱拿了出来,藏在自己房间半截橱里的棉花胎中,后来也用别人的名义将这笔钱存到了银行。

   眨眼间就到了1997年,又是春节前几天的一个早晨,同样还是两瓶酒、两条中华烟,同样还有一句嘱咐“香烟一定要自己抽”。当然,烟盒里也同样还是6万块钱。 唯一不同的是,这次陈聚华把这6万块钱放在房间的橱顶上,一直没存银行,专门预备着乡下亲戚盖房子来向他借钱,和给年老体衰的父亲看病。这6万块钱就这样一直放在橱顶上零零星星地用着,到2001年7月份他搬家的时候,还剩下一两万块钱。

   时间在交谈中不经意地流失,看守所的下班时间快到了。外面的天气很冷,陈聚华的谈兴却仍然很浓,他说他要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那时候,我还要请两位办案检察官喝酒,他们很公正、很客观。”离开提审室时,陈聚华回头对我们说。文/崔洁 肖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