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
王文学:我的忏悔
时间:2005-11-09  作者:该站(报)记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据人民法院报报道 前不久,陕西省农电系统出了一窝贪官,从正厅级的农电局原局长王文学、副厅级的原副局长刘健民、总经济师李菊萍、总工程师苏锦厚,到农电局处室、下属的榆林供电局及县级电力局共有40余名领导干部先后被立案查处或起诉。其中,涉及厅、处级干部20人,涉案金额高达4000余万元。这一系列案涉案官员职位之高、人数之多、数额之大,在全国也属罕见。作为该案首犯的陕西省农电局原局长王文学以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他的腐败之路值得人们思考,本报记者在看守所独家采访了王文学,把他说得头头是道的“忏悔”写就成文,对那些贪欲者以作警醒之语。 

         ■我真该死,我活着无法面对…… 

    我出生在一个贫寒落后的山区农民家庭,从困难时期过来,受过高等教育,从事了30多年的电力事业,受党组织多年的培养,从一个放羊娃到一个国企的正厅级经理,回想起我一路成长的过程,今天却成了罪人,我真该死,我活着无法面对党组织及领导,无法面对养育我的父母兄长,也无颜面对我的爱人儿子及与我共事多年的同事和支持我的职工。在此时此境我只能道一声:对不起,我让你们失望了,让你们遗憾了!我负你们太多太重了。我向你们谢罪了!我真恨自己我真该死! 

    我还差三个月就60岁了,就要走完人生路了,洗心革面,脱胎换骨,对我来说似乎意义不大了。但在办案领导及成员几个月来对我的启发下,我的思想触动很大,我觉得今天我已是一个罪犯,在有生期还应给世人留下点什么,只有为警示他人再做一点微薄的贡献。  

          ■把功劳记在个人身上,该享受享受了  


    30多年的里程无不是在党组织各级领导对我教育培养、关心和自己勤奋努力以及广大职工的信任中过来的,想起这些用辜负两字远远不能表达。那么到今天我是罪犯,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呢,完全是个人所致。1996年我被省政府任命为农电局局长这个要职后,在组织领导的关怀教育培养下,在广大职工共同努力和信任下,在国家、省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是做出一些成绩,到2004年一直未换届,等于连任。为此我本人自豪骄傲过,把这些功劳记在我个人身上,错误地认为“我革命成功了”就要退下来了,该享受享受了。 

          ■没有群众职工的信任和努力,怎么能有自己的高官厚禄  


     思想境界颓废了,人生观、价值观全变了,变质了,不是原来的我了,对政治学习不感兴趣了,对工作的责任感不像以往了,总认为自己付出不少,忘记党组织的培养,忘记过去的艰苦,忘记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高级干部,忘记了我所得到的这一切是组织、领导赐予我的,而不是自己的,不能记在自己身上,没有党组织的培养教育,没有群众职工的信任和努力,怎么能有自己的高官厚禄。把共产党员的义务和入党的誓言忘得一干二净,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都不想了,把党纪国法抛在脑后不顾了,意志衰退,不求进取。 

          ■私人老板送的钱,不拿白不拿,把吃喝玩乐当成工作的需要  


    把吃喝玩乐、请客送礼当成工作的需要,把接收同事的贿金认为是应该的,没有想这是组织领导给自己的权力,不是自己家传下得来的,没有想到他人送钱是自己手中的权力所致。他人送钱是为私利,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权力是党组织的,而不是自己私有的。我还有一个极其错误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运作过程产生一大部分私有制企业,他们贷的是国家银行的钱,挣的是共产党的生意钱,私人老板送的钱“不拿白不拿”,我只拿了老板的利润的小小部分,我只要不贪污国家的钱财我就不会犯法犯罪。 

         ■上班时间见不到我这一把手,下班时间混在饭场、酒场、情场  


    我在社会上交了一些不法商人和私人企业老板,在交往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自己的生活方式改变了,生活糜烂了,大把大把花钱,吃一顿饭几千元,老百姓说的一顿饭一头牛,还交了什么“女朋友”,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帮助她们挣了国家的钱,自己得巨额贿金,标准的腐败作风,标准的以权谋私。把大量的工作时间做了自己的私事,上班时间见不到我这个一把手,下班时间混在饭场、酒场、情场,一个礼拜只到单位两三次。还有自己的关系户、老乡、同学、朋友不时地上门来找我,常常是排队等待,正常工作秩序都没有了。哪有时间思考企业管理的正事。 

     我的办公室成了接待站,怎么能不影响工作呢?哪有时间思考企业发展、企业管理的正事呢?一个单位的一把手是这个样子,怎么能带好班子,带好职工队伍呢?毁了我自己,伤害了亲人,害了一批干部(农电局腐败成风的一批犯罪干部),上梁不正哪有下梁不歪之理,我真是罪恶重大,以死不能相抵。 

         ■问题出在任职后的变化,这个变化分两头 


     我已无法挽回我犯下的罪行,用我的亲身教训和付出的代价对在岗在位的管理者、领导者留一点建议,或许还能借鉴:我以为已到领导位上的工作者起码应是业务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都具备的。  

    问题出在任职后的变化。这个变化分两头,一方面向好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完美,另一方面就是向腐败方向滑下去甚至违法犯罪。我认为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要完美地完成组织上交给的任务,首先是领导本身的能力、水平。不但要业务精通,你的行为形象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即领导效应。也就是说你的一切将胜于他人。我以为一个人一生要把握自己是一件不易的事,往往不知不觉地滑下来。 

         ■凡领导总是有人请有人送,你怎样对待这个社会现象 

    当了领导追求什么?也就是价值观的问题,是满足现状呢还是追求社会的时髦呢?特别是个人生活方面,凡领导总是有人请有人送,你怎样对待这个社会现象呢?这是摆在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首先是作为领导一定要有政治敏锐性,八小时之外要管住自己,除工作应酬,不得参加除此之外的社会交往,交际,会朋友,不满足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你一定会走向腐败。  

    作为领导干部,地位变了生活方式不能变,还应该过平常人的生活。要警钟长鸣,自己是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党组织对干部的要求是什么?我的职责是什么?千万不要追恋那些有钱人的生活方式,用党纪国法来对照自己,不要忘记自己是领导,领导的行为形象是有要求有标准的。 

         ■他们是有目的的,是你的官位招来的 


     远离什么“女朋友”,她们是有目的的,是你的官位招来的,不是冲你这个人来的。其次是,教育领导班子成员即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问题:一句话,严格纪律,严肃考核,从严要求,不时地征求群众意见,采用集体讨论民主评议,绝不能个人说了算,任人唯亲的做法要严格控制。 

         ■现实的管理模式漏洞太大 


     搞企业的人都知道,人、财、物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日常的财务活动,成本开支应属于企业的经营权,但企业不具备管理大笔专用建设金的功能,即建设的大额资金使用权在企业的拥有者。 

     现在的管理模式漏洞太大了! 

     没有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管理和监督而给了企业,领导小组宏观管理走了形式;上级企业又将工程任务下达给基层小企业,一个科级企业的领导和机制更没有管好千万元甚至亿元的工程款。目前现实的资金使用监督全是走了过场。把大笔资金使用权交给各层企业,层层有接触,承包商和招标机会,就给腐败造成了有机可乘的机会,表面看来有一套管理制度文件规定,但都是虚的。层层有权,层层出漏子,我就是实例“组长”、“大头”。  

    想起这些,我希望警示在位者以我为鉴,健全资金管理的监督机制,所以应参与全过程管理,资金应该是高度集中管理,绝不能分权、分层管。将大量的国有资金流入私人老板的腰包,腐败作风有机可乘,受贿现象层层出现,害了干部、伤了家人,真让人心痛后悔。我只能是自作自受了,后人不要重复了。 本报记者 孙剑博 本报通讯员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