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
在反贪声中落马的反贪局长
时间:2004-06-09  作者: 该站(报)记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他因才华出众而得到组织的重用和提拔 , 但因结识了被称作贵州地下组织部长的陈某 , 进而 与原省委书记刘方仁的儿子等人熟识 , 于是拜倒在刘方仁的权力之下 , 飘飘然起来 , 强行进了院 党组 , 并把自己凌驾于党组的集体领导之上 , 乃至有了这样一个——  在反贪声中落马的反贪局长。

省委书记落马 吓坏了省反贪局局长

      2003年春暖花开的时节 , 在贵州省会贵阳 , 人们争相传递着一个个令人大 快人心 , 而又让一些人心惊胆战的消息——“省交通厅厅长卢万里被从国外押解回来了 !“ “省委书记刘方仁被中纪委‘双规 '了 !” “副省长刘长贵也被牵了出来 !”这下有好戏了 , 那些贪官都是一窝一窝的 , 挖出一个就要带出一大帮。 真是天网恢恢 , 疏而不漏。就在人们兴高采烈地谈论着这些让 人振奋的消息时 , 一些人却如坐针毡 , 惶惶不可终日 , 其中一位就是原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局长、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刘国庆。

      那些曰子 , 平时不可一世的刘国庆很少出门 , 即使露面 ,也是不言不语 , 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身居一个省检察院反贪局局长的要位,其职责就是查处那些大大小小的贪污贿赂腐败分子,面对众多贪污贿赂分子纷纷落马 ,他为何反而如此胆战心惊 ? 不久 , 果真传来消息 ,省反贪局局长刘国庆被贵州省纪委“双规”了。接着是6月27日 , 刘国庆以涉嫌受贿犯罪被刑事拘留 ,7月9日被执行逮捕。至此 , 一个位高权重的省反贪局长走进了那森森的高墙电网之下。

 从疾恶如仇的反贪卫士 到官迷心窍的惊人巨变

       刘国庆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 为何走上这样一条让人不可思议的堕落之路 ? 刘国庆 , 男 ,1949 年3月出生于贵州毕节市 , 大专文化 , 早年也曾经立志于文学创作 , 可谓才思敏捷 ,才华横溢 , 因此而任过贵州省检察院研究室主任。在贵州省检察院的检察官们查处贵州省第一夫人阎健宏的那些日子里 , 他曾以优美的文笔 , 犀利的文字 , 写下了检察官查处腐败分子的那些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

    面对笔下的那些丑恶贪吏和那些为了共和国利益而呕心沥血的检察官, 他为他那篇报告文学取名为《天龙之怒》。那时的刘国庆可谓一身正气 ,疾恶如仇。听听他在《天龙之怒》里的那些正义的呼声吧一一 “当我们行笔至此 ,禁不住驻笔喟叹 , 禁不住愤然于心。一边是广大的劳动人民在辛勤劳作;另一边,是钻入上层的这些蛀虫在大吞大嚼。一边是孔繁森和他的同志们在雪域劳苦奔波 , 另一边 ,是阎健宏和她的同伙在商界搅得昏天黑地。天若有眼 ,对恶行严惩不贷啊 !” 当写到阎健宏被押赴刑场时 ,刘国庆的笔下出现了这样的文字一一“悬崖倒了 , 才懂得了悬崖的可怕。这一点,真值得所有已有的和还在滋生的腐败份子好好品味品味。”

      “枪响了 , 这个罪人 , 曾经吞食无数金银 , 最后却吞吃了一粒铅弹。看 , 刘国庆是何等的正气凛然!他让这些高扬着正气的文字首载在一本名为《贵州反贪风云录》的书里,在贵州、乃至全国广为传扬 , 让人读来回肠荡气,热血沸腾。刘国庆写下这些弘扬正气 , 鞭笞丑恶的文字的时候 , 是 1996 年夏日炎炎的那些夜深人静的时刻 , 那时的刘国庆也可谓废寝忘食 , 一心扑在事业上。

    曾几何时 , 阎健宏伏法时的枪声犹在耳畔回响 , 刘国庆这位满腔热血的才子却过快地忘记了自己写下的警世之言 , 已然成为不齿于人民的阶下囚了。刘国庆是怎样发生了这样惊人的巨变 ? 是不是先从他的职位变化说起 ? 是的 , 刘国庆很有才。于是 ,1998 年 3 月被任命为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处处长。也就从这时起。刘国庆的地位变了 ,身份也渐渐高了 ,不时有人请他吃饭 , 请他打牌 , 他的社交圈也不断扩大。一些大款急于亲近他 , 他也为能傍上一些大款而高兴。比如那牵着刘方仁和刘长贵鼻子转的 " 地下组织部长 " 陈某 , 不过是乡下一个进城打工的三十多岁的初中生 , 居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和范围内就提拔谁的问题十拿九稳。 能傍上这样的大款 , 刘国庆自然也高兴不己 , 须知刘国庆这些年虽然有才 , 却一直是个正处级 , 若能官升一级 , 是刘国庆 , 也是大多数人求之不得的事。

      不知什么原因 , 没过多久 ,刘国庆果然如愿以偿 , 终于从正处升为副厅了。更为不解的是 , 刘国庆从正处升为副厅 , 当上反贪局局长后 , 便有一股无形的压力逼近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党组 , 那很有压力的电话打来 , 据说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 , 命令式地说刘国庆要进院党组。在上级服从下级的原则下 , 刘国庆就莫名其妙地进了院党组。人们当时摸不透刘国庆哪来那么大的神力。只在事后才知道,那时 , 刘国庆通过号称“贵州省地下组织部长” 的陈某认识了省委书记刘方仁的儿子 , 进而亲近了刘方仁 , 认识了刘长贵、卢万里等当时一批上层走红的大人物 , 正是这样一种权势显赫的关系网 , 使刘国庆开始变得目空一切 , 不可一世。据院里和他同事的人讲 , 当上反贪局长和党组成员的刘国庆基本不把院里的干警和党组其他成员放在眼里。才气加傲气使刘国庆变得忘乎所以 , 犹如天马行空一般地妄自尊大。

     一句话 , 除了省委书记刘方仁 , 谁还能把他刘国庆怎样 ? 于是 , 悲剧的伏笔就在这里埋下了。

守不住心灵的净土 , 借“老鼠”“怕“猫”咬发横财

      就在刘国庆刚刚当上起诉处处长不久 , 他的浙江的一位朋友打电话给刘国庆 , 给他介绍一位姓罗的朋友到贵州来 , 要刘国庆多多关照。刘国庆和那罗 xx 一无亲 , 二无故 , 也从未交往过 , 但罗 x x 到贵阳一请刘国庆吃饭 , 刘国庆便欣然赴宴。三杯两盏后 , 罗说 :“久闻刘处长大名 , 在贵州朋友多 , 关系广 ,万望刘处高抬贵手 , 帮兄弟一把 , 找点公路工程做。兄弟一定会好好感谢刘处的。 " 那时 , 刘国庆还只是起诉处处长 , 权力虽有些 , 但还不及 " 反贪局长 " 那样可以叱咤风云。虽也和省交通厅的人有了一些交往 , 但还没太大把握 , 于是 ,当时也只说试试看吧。

       没过多久 , 又有人请刘国庆吃饭 , 饭桌上正好有贵州省高速公路开发总公 司原副总经理薛勇敢等人。当时 , 薛勇敢不置可否地应付了刘国庆要给罗XX 找工程做的要求 , 然后立即和时任交通厅副厅长的张友德进行商议 , 二人都觉得刘国庆这个关系不可小视 , 于是一致同意给刘国庆的那个罗××在贵新公路 上安排一个标段。就这样 , 一个从远地而来 , 没有任何施工资质证明的个体包 工头罗XX, 不费吹灰之力就在贵新公路工程中揽下了四公里长的一段公路工程。整个工程造价 1800 多万元。

      张友德和薛勇敢是聪明的 , 嗅觉也是灵敏的。 果然没过几个月 , 刘国庆就升任为反贪局局长了。这就是权力的作用。正如卢万里腐败军团里的副厅长张友德事后所说 :“刘国庆是省检察院反贪局局长 , 他处在这个特殊位置上 , 只是想和他搞好关系。” 为什么要想和刘国庆搞好关系 ? 卢万里腐败军团里的那伙人哪个不是贪污 受贿几百万、几千万 ? 虽然他们仗着有他们的卢万里大哥 , 卢大哥上边又有省 委书记刘方仁等等。但若一个省检察院的反贪局长要来依法办案 , 要天天找你 的碴儿 , 也够烦的。为了减少那些不必要的小麻烦 , 给点东西把刘国庆的嘴塞住岂不省事省心 ?

      正如他们之中的另一个巨贪廖勇所言 :“与刘国庆谈不上是 朋友 , 只是认识。但刘是反贪局局长 , 和他搞好关系 , 目的是今后刘不来找麻烦 , 不来查单位 , 不来查自己。如果刘不是反贪局长 , 我也不会这么积极热情地与刘来往。 " 利用这种鼠怕猫咬的心理和自己的特殊职位 , 刘国庆为罗 xx 弄到了贵州 贵新公路十标段和云南“元磨路”两处共十公里的路基工程 , 使罗XX狠赚了一把。

      刘国庆为什么这么不遗余力地帮助罗XX 揽工程 ? 这时的刘国庆早已不是当年疾恶如仇的刘国庆了 , 天和大款们吃吃喝喝 , 耳濡目染的是花天酒地、挥金如土的生活。近墨者黑 , 刘国庆毕竟守不住那一片心灵的净土 , 也想如他当年在《天龙之怒》里所写的蛀虫们一样“大吞大嚼”一番了。他觉得这是万无一失的致富之策,自己只不过是给人介绍工程 , 不存在利用手中的权力 , 收点人家的“感谢费”也不是利用“权力之便”也就谈不上犯罪。

     于是 , 当罗××获悉己得到贵新公路的工程做 , 第一次到刘国庆家中送给刘 3 万元人民币时 , 刘国庆毫无提心吊胆和不好意思的感觉 , 理直气壮地收下了那第一笔小小的横财。以后则是来者不拒 , 多多益善。只不过玩了点小小的“备用手段”。即每一次罗××要来拜年或送钱时 , 都会先给刘国庆打电话以示“报到” 。而正当罗××送钱到家时 , 刘国庆却躲出去不在家。待罗××走后 , 刘国庆再回来“验收”。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以后万一东窗事发 , 他好赖账 , 说是妻子的行为 , 自 己并不知道。如 :1999 年春节前一天下午 , 刘国庆在省检察院反贪局办公室打电话回家 说 :“小罗要来拜年 , 他送来的礼你收下。”到了晚上 , 罗××提了一个装茅 台酒的纸袋来到刘国庆家中 , 刘国庆自然不在 , 接待罗××的是刘的妻子李 × , 罗进屋后 , 随便聊了几句 , 把那纸袋放在茶几上 , 就知趣地起身告辞了 , 前后不过几分钟。待罗走后 , 刘妻李×赶忙验货 , 打开一看 , 有人民币 8 万元 , 当晚刘国庆在估计罗已离开时 , 回到家中 , 第一句话便问“姓罗的来过没有 ?” “来过了 , 拿了 8 万元。” “ 明天你去银行存了 , 不要用我的名字。”

    戏 , 就是这么简单。罗一共用这种方式,前后七次共送给刘国庆人民币 41 万元 , 美金 2000 元。所以 , 当后来刘国庆在法庭上竭力辩解他不知道罗××送钱到家 , 那是他妻子的行为。

      深谙法律的刘国庆难道不知道他这是犯罪 ? 难道不是利用手中“反贪局长 ”的权力 ? 难道他不知道张友德、廖勇等人为什么买他的账 ? 无非是寻求一种庇护 , 不要去查处他们的贪污受贿。

      一个才思敏捷的刘才子其实明白得很 , “老鼠们”不过是希望他这只“猫”不要去咬他们罢了。

反贪局长办“关系案”借刀杀人为哪般

     如果说刘国庆在 1998 年至 2000 年 间利用“反贪局长”的权力收受罗××40 余万元贿赂还有点遮遮掩掩 , 那么 , 接下来的刘国庆在收受贵州省新华书店原总经理王××的 17.9万余元人民币的贿赂 , 已经是肆无忌惮了。

       2000年6月 , 贵州省新华书店经理王××与其副经理龚××发生工作上的矛盾。据说 ,这还不是主要的 ,最核心的问题是王某与龚某同时竞争一个副局长的职位。而在这场竞争中 ,龚某因年轻、有才、正派而胜过总经理王某 , 王某估计自己可能竞争不过龚某 , 于是想到借刀杀人。既然自己和省反贪局长刘国庆平曰吃吃喝喝有交情 , 何不让刘国庆出面把龚某整下去 ? 龚某究竟有没有问题 , 王某当然清楚。但是 , 王某知道 ,即使你反贪局查不出龚某的问题 , 但只要在竞争考察期间把你龚某“挂”起来 , 龚某就等于“死”了。刘国庆听罢王某的意见 ,马上答应鼎力相助 ,叫王某收集好龚某的问题材料后再去找他。

      不久 , 王某按刘国庆的要求整好了关于龚某的材料 , 并按刘的要求分别将 这些材料寄给了刘国庆和另一名反贪局副局长。按照《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相关规定 , 凡举报材料都应首先交院里的举报中心统一管理 ,对案件是否立案应书面报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 但是,刘国庆置这些规定于不顾 ,直接在王某寄给他的举报龚某经济问题的材料上签署了反贪局长的意见 :“经向某某副检察长汇报 , 同意我局初查 ,由 XXX 牵头组成办案组。” 于是 , 龚某的“经济问题”已被省检察院反贪局立案侦查的消息在省新华书店和省出版局成了公开的秘密 , 龚某一下子陷入了有口难言的困境。

     这样 , 无论龚某的问题是否属实 , 结果肯定是王某稳操胜券。刘国庆的这个忙便是百 分之百的帮成了。所以早在王某把那所谓“举报材料”刚寄到刘国庆手中。2000 年 9 月中旬的一天 , 王某径直走到刘国庆的办公室督催其尽快插手。而刘国庆本来一 切均已成竹在胸 , 已经安排人准备“初查”却故意卖关子说 :“查办这案子有 难度。证据不足。 “正在王某忧心中忡时 , 刘国庆马上开口道 :”唉一一最近 太忙 , 我刚买了一套新房 ,没钱装修 ,你有钱没有 ?”

      看 , 这已经不用羞羞答答地谈“借”了。刘国庆见王某只问案子不谈钱的事 , 就干脆直接开口要了。王某一听刘局长要钱 , 心想 , 这事好办 , 世界上最好办事的就是遇上这样 的官 , 只要给钱 , 他什么事都给你办。 于是马上说 :“我目前手中没有现钱 , 但我有一张牡丹灵通卡放在一个朋友那里 , 可以把卡给你。”刘国庆一听是给 卡 , 当即欣然同意说 :“行 !”你道这王某为何说自己没钱 , 却有张卡在朋友手里 ? 那“朋友”又是谁 ? 这王某不是没钱 , 而是怕人家知道他这个国家工作人员为什么有那么多 钱。因此 , 常将自己的钱十万、百万地交给一个叫李远昌的印刷厂广长私存。 比如有一笔 88 万元的存款 , 户头是李远昌的 , 实际那款是王某的。王某为什么 不敢用自己的名字存款 ? 这道理自不必多说了。

     这王某也是光打雷不下雨 , 说好了送卡 , 却不主动送去。那么 , 案件上的 事便一直没动静。王某只好再次去刘国庆办公室催问 , 刘国庆却一开口就问那卡几时能拿到 , 卡上究竟有多少钱。王说 : “卡上有 17 万 9 千多点 , 现在就可以去拿。” 王刘二人当即乘车到李远昌办公室 , 王让李远昌把那张有 17 万 9 千多点 钱的牡丹灵通卡拿出来 , 亲手交给了刘国庆。这张牡丹灵通卡最初的密码是王的手机号码尾数 1808, 既然答应了送给刘国庆 , 两天前他便盼咐李远昌把密码 1808"改成了1818 。当刘国庆接过那张卡时 , 王某便告诉了他新密码。刘国庆拿到这张牡丹灵通卡的时间 是 2000 年 9 月下旬的一天。10 月 , 在 刘国庆的亲手操作下 , 一位副局长带着几名干警开始进入省新华书店调查龚某 的所谓经济问题了。刘国庆并不是真的穷得一定要这笔钱去装修新买的房子。他新买的房子早已装饰得豪华一新 , 据说也是一位老板帮忙给他装修的 , 他其实分文没花。刘国庆得了这张卡后 , 前前后后取了四次款 , 共用去人民币 10 万余元。直到贵州 省纪委对他进行 “双规” 时 , 那张被查获的卡上还有 7 万 6 千余元余额。其中有一次取了一万元的情节也颇耐人寻味。

      那是 2001 年初的一天 , 刘国庆、王某、李远昌以及另外一位侯某 , 四人在李远昌办公室打麻将。那天 , 刘国庆的手气特臭 , 所带的几千元钱输光了 , 还欠下了近万元的欠账。这刘国庆有心赖账 , 便想一赖溜之。这时 , 王某心里就有些不高兴 , 心想 , 我送了你十七八万元 , 你连欠账都不给 , 也太不够朋友了。 再加上龚某的事已被查得沸沸扬扬 , 已经被暂时 " 挂 " 起来了 , 目的也已达到 , 怕你什么 ? 于是就催刘国庆快拿那卡去取钱来开欠账 , 其间自是说了些不大好听的话。刘国庆输不起那面子 , 极不情愿地取出那卡交给王身边的一个手下周某去取钱。周问 :“取多少 ?” 刘国庆说 :“取四千。”王马上抢过话头 :“取一万。” 周又问 :“密码呢 ?”未等刘国庆回答 , 王某又抢先答道 :"1818" 。 就这样 , 王硬是逼着刘国庆付清了欠账方才罢休。

     这就是刘国庆收受王某近 18 万元 的贿赂后 , 违反办案规定 , 办关系案 , 被那王某“借刀杀人”。事情的结果却是令人意想不到的。受命于刘国庆的办案同志不知内情 , 以为真是依法办案 , 当真认真调查 , 调查的结果是龚某并无 什么经济问题 , 倒无意中查出了另一个贪官 , 那就是 2003 年被判刑的贵州省新闻出版局原局长姚康乐受贿案。这一歪打正着倒还应感谢王某了。随着刘国庆这位反贪局长的落马 , 王某、李远昌等人的名字也被有关法律文书在其后面写上了“另案处理”几个字。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现实生活再一次诠释了这句古语对某些自以为聪明的蠢人的新注解。当然 , 王某的副局长之梦也破灭了。 2004 年 1 月 13 日 , 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刘国庆受贿 58.9548 万元人民币 , 美金 2000 元 , 构成受贿罪 , 判处刘国庆有期徒刑十三年 , 并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 10 万元 , 巳追固的赃款 54.4146 万元人民币、美金 2000 元依法没收 , 上缴国库。刘国庆听罢宣判 , 悔恨交加 , 区区五十几万 , 竟毁了自己这堂堂省反贪局长终生。

      早知如此 , 何必当初。事已到此 , 也不必上诉了。漫长的 13 年囚徒生涯 , 是否还有再回到蓝天白云下自由漫步街头的天伦之乐 ?     

                                                                             · 文 / 赵军